在暑期中,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,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“大思政课”,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、长才干、做贡献,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、强信念、跟党走,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,以实际行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。学校组织开展全国大中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。
兰州交通大学铁道技术学院铁道机车2001班组织同学,组成实践团队,选择乡村振兴这个课题作为实践主题。实践团队去到了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龙渠乡进行社会实践。
红色文化学习主要在张掖市甘州区龙渠乡进行。八十多年前,红西路军将士的足迹深深地烙印在张掖这片大地上,也深深地烙印在广大群众的心中。八十多年后,我们沿着这一串串光辉的足迹,感悟初心使命。历经八十多载的岁月,这一串串足迹愈加清晰,激励着后来人。
龙渠烈士陵园位于甘州区龙渠乡白城村境内,其前身为龙渠乡白城子红西路军烈士墓。
1937年1月下旬红西路军在甘州区西洞堡全歼青海宪兵团,取得了西洞堡大捷。随后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在龙首堡召开了军政委员会扩大会议,史称“龙渠会议”。会议作出了集中兵力重返倪家营的决定。为了迷惑敌人,造成红军东进之势,掩护大部队向西重返倪家营,西路军总部从九军二十七团和三十军二六五团,抽调300多人,组成以骑兵为主的策应部队,于1月27日后半夜向东南方向运动。28日晨,这支部队在白城子与尾随而来的的敌人发生了激烈的遭遇战。这300多名战士只有10余人幸存,其余全部牺牲。史称“白城子战斗”。 马敌撤退后当地陈姓老人发动乡亲们掩埋了烈士遗体。七十年代,龙渠乡党委发动乡亲修葺了烈士墓,老人的儿子陈榆林和孙子陈宗兴三代守墓。2005年6月,龙渠乡党委号召全体党员捐款重新修葺了烈士墓。2012年6月龙渠乡党委、政府多方筹资再次重修烈士纪念碑、公墓和附属设施。
图为实践团参观龙渠烈士陵园
参观乡村产业主要在张掖市甘州区龙渠乡新胜村进行。团队参观了高粱酒酿造车间,车间主人是交大学子,他毕业后,利用所学专业知识,回到家中,自主创业,助力乡村振兴。
图为实践团参观酿酒车间
团队还参观了食用菌产业大棚,跟随工作人员,我们了解了食用菌的种植过程,采摘要点等。同时去到了村里的扶贫车间,主要用于食用菌的再加工,为村民带来经济收入。
图为实践团参观食用菌种植大棚
我们还来到了葡萄园种植基地,恰逢葡萄园正在进行疏果作业,我们在经过简单培训后,也加入了疏果的队列中,大家一起劳作,其乐融融。
图为实践团参观葡萄园
志愿服务主要在张掖市甘州区龙渠乡新胜村进行。我们进行社会实践的这个时间段,正是农忙时节,工作人员都在下乡工作,村委会只有一两人值班。我们就在村委会搞起了志愿服务,为工作人员准备茶水,让他们工作回来后,能喝到一杯凉茶,得到充分休息。同时我们对新胜村村委会也进行了一次卫生大扫除。同学们擦玻璃,擦桌子,扫地拖地,干得是热火朝天。
图为实践团成员打扫党群服务中心
图为实践团成员进行志愿服务
这次社会实践我们以善用知识,增加社会经验,提高实践潜力,丰富假期生活为宗旨,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,接触社会,了解社会,从社会实践中检验自我。这次的社会实践令我们收获不少。
这次的暑期实践活动给我们自己好好地上了一节思想教育课。还是大学生的我们很年轻,出生在现代的世纪,没有经历过艰苦的时代,无法通过切身感受去体会人生的道理,然而这却不是我们不懂事不成熟的借口,了解历史,在心中铭记教训,也可以让我们懂得很多的道理,让我们更加成熟。在年轻的心上留下年代的印记,以史为鉴,才能更加珍惜现在,更好地把握未来。懂得付出与奉献,懂得感恩,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对家乡和祖国建设的有用之人。
通讯员:雷宇